PAC废水处理中COD与生化需氧量BOD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发布时间:2014/4/21 22:12:55 浏览次数: 来源:www.huaquanwater.com
天然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一般为5~l0mg/L。当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水体后,水中溶解氧会急剧降低,水体出现恶臭,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这类物质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可间接地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有机物生化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氧量(以mg/L为单位),即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来表示。
PAC厂家华泉发现,PAC废水处理中COD与生化需氧量BOD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PAC处理废水过程中,华泉专家发现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碳化阶段,是有机物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氧化为氨的过程。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用t表示。第二阶段称为氮化阶段或硝化阶段。氨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硝化阶段的耗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用LN表示。
有机物的耗氧过程与温度、时间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力越强,消耗有机物就越快,需氧越多;时间越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和深度越大,需氧量越多。在实际测定生化需氧量时,温度规定为20℃。此时,一般有机物需20天左右才能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其需氧量用BOD20表示,它可视为完全生化需氧量La。在实际测定时,20天时间太长,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20℃条件下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称为BOD5,简称BOD。BOD5只能相对反映出氧化有机物的数量,各种废水的水质差别很大,其BOD20与BOD5相差悬殊,但对某一种废水而言,此值相对固定,如生活污水的BOD5约为BOD20的0.7左右。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生物氧化的难易程度和时间进程,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如果废水中各种成分相对稳定,那么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COD> BOD20> BOD5> CODMn。其中BOD5/COD比值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氧化。通常认为BOD5/COD大于0.3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对于水中的COD和BOD的去除是十分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在处理水质的过程中使用
PAC混凝法来进行处理,在进行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十分关键性的突破。